WEDCV155VD5RRV515DV

 

原題:《「逆行」遇災難改「順行」合適嗎?》 作者:曹永亮 ... 今年湖北武漢地區疫情爆發後,出現一大批醫務工作者,拋開家庭不畏生命危險,前往救援,他們被稱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愛的「逆行者」。 生活中,也有一部分人卻是另一種「逆行者」:見某種事對自己及家庭有利就極端不擇手段頭削得尖銳往裡鑽,見事情有可能對自己及家庭不利就想「扭頭就跑」。 昨天看新聞,現在英國疫情泛濫,為了孩子安全,留學英國的15000名中小學生,有166位家長向中國政府提出使用國家包機方式讓孩子回國避難的要求。新聞一出,引起輿論一片譁然。 多年以來,中國式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原來處於隱匿狀態不易被人們發現的教育奇葩現象,在疫情的殘酷霜打下,露出了真相:僅到英國留學的中小學生就有15000人;一些唯利是圖的補課機構在疫情還沒消除時,就迫不及待地「開學」招生;部分有錢唯恐孩子考分比別人差的家長,不惜花費一小時幾百元「補課費」請「網上名師」給孩子「大補」…… 送子女到國外留學,無可厚非,但孩子送得似乎有點早,太「幼教」了吧,七八歲十幾歲的孩子就到國外就讀,還指望這些孩子說「中國話」?國外教育及醫療衛生安全的時候, 就「恃錢放曠」,顧頭不顧腚地「逆行」把孩子送出去,而國外疫情泛濫國內相對安全時,又要求政府包機把孩子「順行」接回來。這不是典型的「唯利是圖」自私自利「見風使舵」,是什麼? 國內疫情環境變穩定和安全了,是全國人民一致努力奮戰的結果,是用犧牲人民群眾生命和自由,花費高昂醫療代價換來的。國外疫情正泛濫,這個時候,「留學」的孩子和家長要回來,帶「毒」的潛在風險是很大的。這時回來,他們「轉危為安」了,可是國內剛剛經歷過「抗戰」只淺表性地享受和平安全生活的人們不安全的風險加大了。 人做事,不能「怎麼合算怎麼做」,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不利的給誰?都想一路撒滿鮮花,那碰到泥濘路段就不走了?如果這樣,人就太極端自私自利和不顧大局了。人不能有錢就任性,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安全。別說現在世界還沒「大同」,就是「大同」了,也要考慮「禮讓三先」,這才是為人為事之正道,才是孩子無論在哪上學都應該接受的良好教育,才是一個合格家長首先應該做熟的第一課。 孩子過早出去「留學」及國外出現災難想回來,出謀劃策及踐行者都是家長。現在,國外有危險,家長疼自己孩子的心情能理解,但這些家長是否也考慮了國內沒有錢也想追求安全環境家長的感受:你們有錢為了孩子能錦上添花地享受「洋教育」,而國內窮人的孩子在疫情期間網上學習連手機都買不起;你們想「逆行」就「逆行」,想「順行」就「順行」,而國內的窮家長只能「原地踏步」。 所以,為了大家都安全,關鍵時候不給國家添亂和麻煩,已經「出去」的家長和孩子還是暫時不「回來」為好。 ... 作者簡介:曹永亮,1966年11月出生,1986年7月中師畢業參加工作。現本科文憑,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苗安中學教師。工作期間先後擔任教師、教務主任、校長等工作 。業餘愛好籃球和寫作(近年來先後在當地紙刊和各地微刊發表各類文章300多篇)。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黃永達是一位投身科技領域數十年的教授,在後山鳳林長大的鄉下掌牛小孩,飛越大山,來到台灣首善之都─台北求學,飛越大海,到了世界最繁華的紐約攻讀電機博士。在從事電子高科技多年後,因為一個純客語夏令營的邂逅,使他驚覺,自己離「客家」太遠了,開始努力尋找自己的根源,看到了自己的客家脈絡,更進一步關照整個社會的客家。於是,他開始結合一群客家志友開辦了第一個純客語電台。……

  《戀戀客家.連連客庄》這本書不管是文字或是相片,都是經過作者細心回顧與思考,從千百卷堆疊的文稿堆及相片堆裡精心挑選,將一串串的經驗和故事書寫出來。經過長達十個月的撰寫、校對與編排,終於完整的呈現出來,跟讀者一起分享。讀者可以在過程中,隨著作者的心情和筆觸起伏,用一種平實純真的心情,看到了四十年前的客庄景象,恍如穿梭時空,聽到一大群客庄孩童們在田園中用客家母語大聲的嬉鬧,嗅到了東台灣陣陣飄來的稻草香、泥土味……。也親身體驗到作者跨越電子科技和人文世界的情境,真的是「電波與八音曲齊飛,網路共大瓦屋一色」呀!

作者簡介

黃永達

  1945年生
  花蓮鳳林客家人
  楊梅壢黃屋家族

  花蓮縣鳳林國小、初中、花蓮高中、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畢,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擔任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通識課「客家語言與文化」教授九年迄今。    主持電台客語節目十五年,曾任寶島客家公益電台創台台長兩年,擔任各文化營、師資培訓班、鄉土文化講座、及大學通識科有關客家史地與文化課程教授十數年,代表作有「台灣客家讀本」、「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戀戀客家.連連客庄」,並曾發表有關媒體科技、在地人文、通識教育、客家社區與宗族、客庄人文的互動與變遷、客家祠塔建築碑文之文藝美學等課題的學術論文十餘篇,經常應邀至各大學及社團演講,並在各報章雜誌發表有關科技、社會、人文的時事評論。曾獲北美客家台灣語言文化基金會等共同頒授的2004年「客家台灣文化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頒授的2007年「客家傑出貢獻獎」。

目錄

作者自序 黃永達 2
阿達哥─當靚個人 李喬 6
客庄的深戀 李永得 7
人文客家.客家人文 羅能平 8
編輯團隊感言 黃義 9

第一篇 中央山之麓 太平洋之濱 13
相逢馬里勿 14
戰亂與出生
附錄1 來去後山∕第一次遭遇國語的時候∕玩水的童年∕幾個童黨∕小孩與農事∕開始接觸山前的事∕轉山前要在冬下時
附錄2 山 溪流 馬里勿∕作乾叔公太 叔婆太 32
還有三對叔公太 叔婆太∕鳳林的叔公叔婆∕我們在茅草屋裡祭祖∕屋面前的大圳溝∕客家孩童當然講客話∕大廟和鳳林戲台 44
嫁妝是電唱機和山歌八音唱片∕看大戲∕附錄3 大廟 戲台 街庄∕戲裡戲外∕一家有慶 庄民兆之∕長者過世∕鳳林庄的蒔田四大金剛 55
蒔田名師傅∕阿美婦女蒔田割禾隊∕莊公醫診所∕掌牛的日子∕天寬地闊  工作玩樂∕打赤腳 吃甘蔗∕地豆和野螺∕學校與客庄 69
大榕樹 孔子廟 運動場∕採芒花做掃帚∕為學校採竹∕鳳林中學∕青春結伴好從軍

第二篇 來去北桃竹與花蓮之間 83
環繞玉山山腳的子民 84
颱風 飛機 台北∕西門町 公館 公圳
附錄1 好K書的花蓮客∕東部 南部 客庄處處
附錄2 總會看到一隻白鶴仔∕翻山越嶺的蘇花路和北迴線∕後山夢與前山夢的交織∕回到楊梅壢 伯公崗 湖口的日子 99
邂逅平鎮宋屋庄的白鶴林∕三姑六婆 四叔五舅 106
附錄3 愛講四縣的阿姑∕難忘花蓮輪 119
空軍雷達電子官∕乘坐海軍艦艇上前線

第三篇 紐約 紐約 台北 台北 127
長島雪夜的八音和山歌 128
長島雪夜的八音和山歌∕百老匯劇場∕一片萬家燈火的桃園台地 137
多面向的做客家
附錄1 北高航線上∕電子高科技與傳統人文的激盪 145
研究室 院系辦公室講客家話∕台科大客家人文社∕在約旦王國唱山歌 155

第四篇 民主 客家 媒體 161
參加客家文化夏令營之後 162
用客家話做全台巡迴演講 167
在大型演講會上講客話∕全講客家話的台灣客協∕儘管講客家話 很多人聽得懂∕寶島電台撐篙仔發客語電波 173
一腳踏入客語電台∕熱線來電開啟新廣播型態∕設立全世界第一個全客語廣播電台∕颱風夜做節目∕地下電台的台長 但不是地下台長∕人民的權利不是天上掉下來∕德不孤 有朋千里來相挺∕設台說明會 客庄走透透∕第一個合法的客家電台∕就這樣主持客語節目到現在 189
台北與花蓮做客語節目∕講政論的客語節目∕一個好機緣 做客家山歌節目∕曲藝和採茶戲的廣播∕哈客廣播網收聽率∕入圍廣播金鐘獎音樂節目主持人
附錄1 無想到會做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客運 客運 201
媒體改造運動∕客家委員會 客家學院 全國聯播 客家電視
附錄2 跳躍的客家搖滾音符揚起

第五篇 戀戀客家 連連客庄 213
開台祖是進士醫師 214
楊梅壢開基∕來花祖也有萬般勇氣∕新湖口 員山仔∕一百零三歲的叔公太∕靚靚的大瓦屋 細瓦屋 靚靚的田莊家園 226
祖堂重建∕舊瓦屋 新瓦屋都是單家園屋∕懷念的田園客庄∕懷念的街市客庄∕戀戀客家 244
客家論壇劇 客家舞台劇∕公視客家大戲寒夜續曲∕花蓮客庄八音巡迴慶上元∕林安泰古厝打花鼓 唱大曲∕寫台灣客家讀本與台灣客家俚語語典∕連連客庄 257
採芒採竹的同伴童黨∕66號快速路讓山線客庄和海線客庄變隔壁庄∕鳳林壽天宮 台北保安宮和苗栗安瀾宮的建醮廟會∕新屋 寶山做中元 新莊 赤柯山做平安戲∕連連戀戀的祖宗語∕戀戀連連的北桃竹花

後記 283

 

作者自序

  出生客家,成長客庄,獻身理工,一往直前的追求電子高科技,再又回到客家,生活客庄,這60年,迴盪起伏的幅度與震動的頻率真大,精神與思考衝突的強度真強。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在電子科技與人文的平行線上和經常出現的交叉點上翻滾,這個經驗是奇特的,濃烈的,反芻起來,有時候清淡可口得像青菜豆腐,有時候又酸澀得像虎頭柑,有時候又香醇得像葡萄美酒。

  從1945到2005的60年,將近三個世代的時間,台灣從農庄社會快速過渡到工商社會,也從威權體制快速進步到民主社會,這當中,社會全力追求生活物質的滿足,卻製造了更大的慾望,產生更大更難填平的慾壑。追逐美好的夢,反而將原本豐湧的客庄人文與飽滿的精神生活,一絲絲的丟棄,終至生活愈來愈貧乏、生命愈來愈空洞。

  客家人文與客庄社會也有劇烈的變化,台灣的「客家.客庄」,就這樣一直在我的「心肝肚」裡翻騰、攪動,看來真的要全部都寫下來了,否則不知還要翻攪到幾時?

  廚川白村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但是沒有「美麗與哀愁」,哪有苦悶,就不會有文藝,雖然這本「戀戀客家.連連客庄」只能算是一本紀實與懷想,談不上甚麼文藝,但客庄的「美麗與哀愁」,卻在1991年初夏,從紐約到台北的航班上俯瞰到大片桃園台地的廣大客庄時,油然而生,開始時時刻刻縈迴在腦海裡,15年來,一刻都不得閒。

  生命中最密切的兩大庄,一東一西北,一東在花東縱谷的北段,包含鳳林鎮及散落客庄;一西北是以楊梅壢、伯公崗到湖口等祖居地為中心的大片客庄,中間隔了幾十重的高山大海。光要說楊梅壢開基地、湖口員山仔、鳳林街庄、蘇花路、北迴線,年節回祖居地「敬阿公婆」、探親訪友,光是這些就叫我寫不完,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客家內容和客庄情義。重要的是,在花蓮客庄,在桃竹苗客庄,在兩者之間的海陸空連結,客庄人文在這「一甲子」的歲月,正好處在一個劇變的時空裡,感受不可謂不廣,感動不可謂不深。

  要說「戀戀客家.連連客庄」,單是這些地方的人事物就說不完了,更不用說,居住生活工作近30年的台北公館的蟾蜍山麓和都會區以及跨過林口台地、三鶯丘陵,時時要造訪桃竹苗各地更大片的客庄了。 

  前年(2004年)參與一本圖文專輯的編輯工作,那是友人羅能平所作的「事業與志業」,書中敘述了他從關西上橫坑,遷楊梅水尾,再到台北白手奮鬥「事業」,以及從事客家與民主運動的「志業」,對台灣政經社會及客家的關懷經常劍及履及。他常與友人一起勉勵「大家一起來寫史,就從個人的經歷寫起」,以圖文紀錄來呈現每個人屬於自己的獨特經驗與觀點,從每個庶民的角度來紀錄近50、60年台灣社會、客庄人文變遷與發展。這樣做,大家就是近代民主運動與客家文化重建工作的實踐者、見證者與紀錄者。

  我們常會抱著一種幽幽的遺憾,那就是,為甚麼我們的父祖輩、歷代祖先及眾先民們很少留下他們當時的生活情感、人文悲歡與思考事物的一鴻半爪,弄得現在大家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知道一點梗概,卻總抓不到真實的面貌。當然這不能怪他們,一方面是生活的壓力與困窘、社會的不安、紀錄工具又不發達,另一方面,過去為官者及庶民也不重視歷史紀錄,即使有,也經常只是為帝王、官吏等統治者服務而已,一千年來如此,四百年來也是如此。

  現今民主台灣的社會,大家衣食無慮,拜科技之賜,我們又有清楚、有效率,可保存久遠的現代紀錄及傳播工具(圖文、影音、多媒體及印刷、出版、廣電等),為我們這一代人,也為後世子孫,我們自然更應該從各種角度,使用這些便捷的工具,將各個常民的生活體驗與生命情感紀錄下來,並且傳播出去,特別是豐實的客家人文與客庄社會。

  官方的紀錄不會記載客庄社會的生活內容,更不會描寫客庄人文與生命情感,與其做這樣不可能實現的期待,不如我們自己寫,就從自己經驗到的、思考到的身邊事物寫起。不要讓我們的周遭以及我們的後代,再有抱憾,說我們為甚麼這麼懶,有這麼便捷的圖文紀錄工具,還沒有留下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經驗和生命情感,尤其是「客家的」?

  雖然我們在坊間可以看到很多客庄建庄史、客庄地圖、客庄人社會、客家音樂與歌謠、客庄建築和生活環境等的書籍,但是從客庄人的庶民生活情感及真實的生命體驗,尤其是就從各個人的客庄經驗與主觀觀察,那麼情感的、那樣毫無保留的,包括了圖像、照片、文字、數據,將之書寫成冊,還非常的少。大家如果都能從個人出發,儘量呈現出來,聚少成多,聚涓成流,就能充實這一大塊空白了。因此,我著手書寫了「戀戀客家,連連客庄」。

  這本書絕非是個人的甚麼60年回顧,雖然今年正好足60歲,更非甚麼個人傳記,雖然其中寫了不少自己的事情。但是,也是由於有這些個人實際體驗的人事物,可以個人的角度,至少部分具體反映過去60年來台灣客庄人的面貌、客庄人的生命情感與客家人文社會的變動。

  我要寫下來,這60年來身受的客庄「人與情」,裡面包含了太多的驚奇和感動,父母遠從湖口遷居鳳林、三房作乾叔公太與我家的互動、從豐原一地來鳳林行醫的莊汝貴公醫、庄廟壽天宮門楣上的「清風、明月」,同樣從楊梅湖口遷鳳林的大房、三房、四房幾家宗親老少,和沒有親戚關係的鄰里庄民,大家在偏僻的後山,艱困的環境,相互關懷、扶持,這是其一;從湖口嫁到老台北林家,那位愛講四縣的四姑、埔頂庄紅瓦紅牆的舊堂屋與新祖堂,年年七月做中元、暮秋做平安戲,客庄人緊密的互動,這是其二;一起打拼建立全台也是全世界客語第一台的「寶島客家廣播電台」的眾多夥伴,科技校園內安排了南北管劇場、客家八音團及客家創作樂團的演出,這是其三;還有一連串來往於東部與北桃竹客庄的場景等,光是這些,就已經不是我這隻禿筆可以寫得了多少,更何況還有更多更多。

  這個濃濃人文的「客家」,讓我有太多的感動,太多的心疼,雖然有人說我是否是過多的傷感主義(sentimentalism)了,對於「客庄人、事、物」怎會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但我應該說,也許是跟個人與生俱來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與美感觸覺有密切關係吧,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將想到的都寫下來就是了,寫多少算多少。

  本書的撰寫,先父母黃友燈及張東妹在天之靈,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持力量,他們倆從楊梅湖口一地,遠到後山鳳林辛勤建立家園,同到後山一起拓墾建鳳林庄的客庄人,更是我寫「戀戀客家.連連客庄」一書,最重要的基礎與情感泉源,而一直珍藏的一只舊紅木箱和一隻蒔田筒,總是時時湧現客庄所處的時代環境與生活場景。從我的家庭,我所屬的楊梅壢江夏豪暢黃氏大家族,到廣大的北桃竹及花蓮客庄人,這些所呈現的客庄「人」與「情」,就是本書最重要的元素,對於他們,我只能說:「承蒙,承蒙大自家」。

  本書在編寫之際,承全威創意媒體公司的鄭善恩小姐及范佳媛小姐的圖文整理與編輯、張聖毅先生的美工編輯、黃義先生在編輯管控及印刷出版行政的智慧與努力,使得編撰的工作非常順暢而完美,作者要在此致最大的謝忱。當然,即使在這樣的嚴謹的圖文編輯工作裡,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最望讀者方家能夠不吝指正,你的指正就是我的最大鼓勵,期盼在再版時能盡善盡美,則實銘感五內。

黃永達 2006年仲夏
於台北筧尾蟾蜍山下寓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072336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2k菊 /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EyPxzzJ.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6436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二水小兒過動看什麼科大村記憶力減退看什麼科員林睡不著中醫推薦
草屯心臟無力感看什麼科 竹山鎮焦慮不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把脈超神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埤頭焦慮不安改善中醫診所 伸港常常心悸看什麼科 當地人都推薦的和美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埔心失眠改善中醫診所 大葉大學附近推薦恐慌改善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彰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南投肩頸痠痛治療中醫 竹山鎮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治療中醫 南投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康相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